联系我们:glyb@cqnu.edu.cn

校友工作

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友工作 - 校友风采 - 正文

从未远离我的思绪——写在母校重师建校60年之际

2021/11/05 18:42:49 张俊 点击:[]

从未远离我的思绪——写在母校重师建校60年之际

张俊,男,经济与管理学院2004级经济学,先后在乡镇、区县党委和市级部门工作,目前在中共重庆市委统战部工作。

 

我自2004年秋进入重师学习经济学专业,于2008年毕业离开。回头一看,离开校园已经五年整了。在重师学习的四年时间里,使我在思维、学习、行为上形成了影响我一生的优良习惯,让我在青春的记忆力留下了许多值得回忆的故事,给我对于未来无尽美好而绚丽的憧憬。我虽从毕业那天起就离开了校园,但4年的校园生活、令人尊敬的老师们和学校的一草一木,从未远离我的思绪,每每想起,总会让我感慨万千,总会让我沉默良久。对于学校的回忆,也是对自己青春的回忆,总是那么绵长、悠远、飘渺,还有那么一丝丝的惆怅,大学时光的确是人一生最为美好、最为难忘、最值得纪念的岁月。

一进入大学,高中时那种紧张和压力便立刻烟消云散。大学管理相对宽松,课余时间也多了起来,刚开始,我跟绝大多数同学一样,立即沉浸于这种轻松的生活当中,疯狂地玩耍,大一的第一个学期就这样渡过了。即使现在回想起来,也为那段时间的放纵和疯狂而惊讶。记得某回在杂志上看到这么一则小故事,大意是说大四快毕业的同学给大一刚入学的新生讲,要好好学习,不要浪费时间;大一的学生嘻皮笑脸,毫不在意;待大一的学习到了大四快毕业的时候,他们又给大一的新生讲同样的话,而大一的新生又嘻皮笑脸,毫不在意。这则反映大学学习轮回的小故事,却给我了极大的启发。

进入大一下学期,如同顿悟一般,立刻觉得日子不应当再这样过下去了,时间浪费太可惜。其一,大学也许就是自己最后的校园时光,应该好好渡过;其二,自己出生于农村,父母送自己读书相当不易,如不努力深感愧疚;再者,大学生就业难现象已经出现,对于自己在四年后面临毕业到底何去何从的焦虑也时时出现在脑海里,不禁感到压力很大。为此,我下决心一定要把大学几年时间用好,用在有意义的事情上面。我专门花了很长一段时间认真的反思了大一的生活,分析了自己性格与习惯上的缺陷与不足,仔细地思考了今后就业可能需要用到的知识。从大一下学期开始,我便参加了学院学生会的工作,及一系列社会实践活动。我下意识的花了很大的功夫去努力培养自己良好的学习习惯、科学的思维习惯,努力开拓视野、增长见识,尝试着改变自身性格和习惯上的缺点。我将其定义为“与自己的战斗”。

刚开始的时候,确实很痛苦,也让人相当烦躁。我记得那个时候到教室或者图书馆看书,居然连五分钟都坚持不了,后来硬是逼自己坚持下去,从五分钟坚持到十分钟,从十分钟坚持到半个小时,直到后期,我可以整个周末都沉心静气坐下去。一段时间,我居然很享受静坐阅读的感觉。我来自边远农村,基础比较差,提升成绩确有困难。我把大量的课余时间用在图书馆或者教室里,阅读大量的书刊杂志,只要是自己感兴趣的,或者觉得可能会对以后工作有用的,我都借来阅读。阅读范围包括经济学专著、先秦古典文学、人物传记、文学作品、历史文献、社会调查报告,甚至看相、风水、算命等相关的书籍,我曾经记了一个长长的阅读书目,估计有几十页篇幅。到现在,受益于那时的努力,我依然保持着每天有计划地阅读、经常性地反思和事后总结回顾的习惯。那时庞大的阅读量和林林总总的信息线索,也让我现在处理很多问题时能迅速地找到头绪。

在我大二时,学校经济学专业与政治教育专业合并为经济与政治学院,简称“经政学院”。经政学院对学生的管理严格,每天上课点名,周末雷打不动要集中。大三时,学校院系调整,经济学专业并入管理学院,组成经济与管理学院。得知这个消息时,心情是很愉快的,经济学专业并入经管学院,名正言顺、合情合理,找到了应有的归属在经管学院学习有如沐春风的感觉。

随着时间推移,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也越来越严重,我感受到的就业压力也越来越大。在大二的下学期,老师建议我以后报考选调生。我对选调生进行了了解,也咨询了一些朋友,大家都觉得报考选调生是比较可行的。从此,我就把考选调生作为我毕业时的就业方向,开始了有计划的复习,进行了长时间的准备。我购买了大量的复习资料,还借了无数本相关的书籍,制定了详尽的复习计划,在图书馆四楼阅览室里长期占据了一个位置,桌上堆满了复习资料和借阅的各种书籍,似乎一夜间又回到了高考时代。在图书馆复习期间,认识了几位跟我一样长期占据位置的好朋友,经常相互交流、相互鼓励,友好关系一直保持至今。经过两年的复习准备,我报考了巫溪县的选调生,经面试和笔试后,顺利考上,这也是我大学期间唯一参加的一次笔试和面试。现在回忆起来,很庆幸自己大一下学期时的幡然醒悟,没有把大把的时间浪费掉。有很多同学说,自己的大学就是混过来的,可我能够很有底气的说自己是认认真真学习过来的,尽管成绩不那么好。

重师的老师,践行着“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校风和“自强不息、躬身师道”的重师精神,不辞辛劳地传道授业教惑,每当想起,满满的都是感动、满满的都是温暖。胡兵老师是我大学时毕业论文指导老师,治学态度非常严谨,论文要求相当严格,指导学业不厌其项;当时临近毕业,我们心态浮燥,兼之没有良好的写作习惯,论文总是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胡兵老师经常在忙碌中挤出时间,对我们一一进行长时间指导,这不但推进我们学业,更是有效培育了我们良好的思考与工作习惯,想起来,很惭愧更感慨。冯佺光老师是我的老乡,学术造诣很深,为人正直豪迈,有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丰富的工作经历让他在授课时总能信手讲出各种生动案例,让大家听得如痴如醉。李碧宏老师温文尔雅,脾气温和,讲课总是不急不慢、缓缓道来,我们总能跟随他的思路进入很投入的听课状态当中,现在我都还记得他为我们讲授微观经济学的情形,据说李老师已没在我们学校了。李国英老师是我们的辅导员,工作认真努力,对学生很有感情,为我们各种事情忙前忙后,直到现在都还密切关心着大多数学生的生活、工作情况。还有其他众多的老师,不再枚举。

毕业后,我经常有事没事还去学校逛逛,看一看曾经生活过的宿舍,曾经学习过的教室。学校大学城校区建设得相当漂亮,虽没在里面学习过,但从不对其感到陌生,也经常过去,走在里面,如同花园一般。学校与故乡一样,不论身在何方、距有多远、时过多久,都让人魂牵梦绕。现在,我依然密切关注着学校和学院的发展变化,学校和学院的每一步发展都让我欣喜不已。

最后,祝贺母校60年华诞,衷心祝愿母校越办越好,桃李满天下!

 

 

上一条:我与重师 下一条:丹心学子献礼重师

关闭

快速链接